由表之正气与邪热并之于里,表气虚而里热实,亢则害,承乃制,故里之火热极甚,而反兼寒水之化制之,故病热极而反寒战也。又以此方敷胫骨交处,以接所引之血脉,以散所积之阴气。
加附名曰附子理,加入青陈治中汤。兼痞硬噫气,以旋复代赭石汤主之。
若其人阳气素盛,则高肿红疼痛,易于成脓,故为顺也,宜连翘败毒散散之。却用乌龙角贴之。
咽喉痛,加山豆根、灵消根、栀子、淡竹叶、艾叶、灯草。一日,先君子训曰∶施人以药,不若施人以方,则所济者广。
故病寒者自是寒病,非此汗病之气也。寸,应天为上部;关,应人为中部、尺,应地为下部。
论中有急下数证,不待便实而下之者,是下其热也,非下其结也。其不实时成病,则寒毒藏于肌肤之间,至春夏阳气发生,则寒毒与阳气相搏于荣卫之间,其患与冬时即病候无异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