不当汗而汗,当汗而过汗,皆致逆,故曰:诸逆也。徐彬曰:高巅之上,惟风可到,风性动摇,故头目□动,肝脉上贯膈,今□肋有邪故痛。
汗出多之下,当有「发热」二字,若无此二字,脉迟汗出多,微恶寒乃表阳虚,桂枝附子汤证也,岂有用桂枝汤发汗之理乎?其所以昏冒不知人,强直而无觉者,则以胃无谷气,脾不流通,故使口噤不能言,外战内栗而厥也。
紧脉主痛而不痛者,以紧兼微,虽紧不劲,故不痛也。上条以热伤干血为言,此条以风气百疾立论。
漀深者,饮积□下痛也,按之则止,不按复痛。〔宜大承气汤下之〕「宜大承气汤下之」句,应在必有燥屎五、六枚之下始合。
如四时平脉,五藏平脉,阴阳同等平脉之类是也。伤寒不大便,六、七日,头痛有热者,与承气汤。
相乘之脉为正气虚,随我所虚而乘及之之谓也。 「此为阴实」二句,与上下之义不属,当是错简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