身有微热,头自汗出,兼有是证者,为水结胸也,宜大陷胸丸攻之。一名寸口,正在东关前、堂骨后,赤白肥肉际宛中,骨缝陷中,可容一豆者是,乃名鱼际者也。
此等乃根蒂之病,此非一剂可愈,磨以岁月,方可安。咽干肿痛,为三阳热证,宜甘桔、半夏、苦酒、猪肤等汤调治。
其余毒亦多为冷证,皆原于肾虚,故作骨疽。早亏阴,谓冬不藏精之人,或辛苦之人,汗出内外失其固密,在冬则早已损伤肾藏阴气,阳热独治,所以至春一感微邪,即引内热,炎炎之势,不能已矣。
见于五心,痛不可忍,其状如泡疮而血赤,外形虽小,内有热心,腌者难治,在手足心者可疗。或但自热结胸中,心胸高起,腹虽不满,而但喘急、闷结、谵妄、昏冒,关脉沉数而紧瓜蒂散治表证罢,邪热入里,结于胸中,烦满而饥不能食,微厥而脉乍紧者,宜以吐之。
若表实无汗,当发汗者,宜加石膏、麻黄、淡豆豉。 阳热宜清,白虎解毒辈也。
亥子丑足三阴,地阴冬也。 若表之正阳之气,与邪热并入于里,则为两重发热,则不发热而复禁栗寒战也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