热瘀发黄,忌补虚。或曰∶手阳明大肠经,肺之腑也。
若旅途中猝然晕倒,急扶在阴凉处,掬路中热灰土作窝于脐中,令人尿其内,即苏。 天时炎热沸腾,地气升,湿化不流。
草乌(炮,去尖,四两)川乌(炮,去皮脐,二两)没药(一两半)乳香(一两)黑豆(生,一升,以斑蝥二十一个,去头、足、翅,同煮,候豆熟为度,去斑蝥,取豆焙干上细末,醋和豆为糊丸,桐子大,每服三十丸,温酒下。又有脏气虚寒,脉见沉迟,此阴症中寒也,急宜温经救里。
当时我们二人都是初学医,只是想当然的用方就是了,并不会辨证,在后来的行医中,我也屡用之,但有效有不效,何以那年的痢疾如此有效,后来却不能尽效呢?东坡医文潞公作效。
余尝治外感兼有食滞者,用发表之药,汗不出,表不解,后用消导之法而汗出病愈者。汗多发热,津液有立尽之势,故急下之。
若热日少,厥日多,则于病为进,为阳气衰少而有偏,或少阴虚寒厥逆之证之倾向矣,故吾谓厥阴之厥,倘不热而从寒化,则是少阴,倘热盛而从热化,则有向愈之机,转向少阳之机会,原文所谓“厥而发热,下利必自止”,正是阳回胜阴之表示也。家秘加广皮和中州,助葱白以行阳气;加黄协姜、附而达表。